這篇文章本來在十月初就要完成的,因為十月忙得焦頭爛額,沒時間去潤飾,延宕至今

(絕對不是向卡提諾狂新聞的脫稿惡習看齊XD)

九月底,距離七月入職的同仁來講剛好滿三個月的時間

社會新鮮人們對於工作內容逐漸開始上手,不再像當初進來時須要耳提面命,小心指導

當中不乏有人表現逐漸亮眼,卻也有些人過不了三個月的適用期

除了無法適應團隊或是認為主管(對,就是我!)很機車以外,有得是因為能力跟不上專案進度

公司裡的小林,頂著名校光環進入公司,基本月薪有45K以上

會給這樣的新水是因為當初面談的時候,小林自己向老闆開出來的薪水

除了因為小林有拿出自己的成果作品告訴老闆自己的價值以外,老闆也很敢給

你敢開,我就敢用這個薪水請你!」這是我們老闆一貫得作風

但三個月過去,小林逐漸受到公司得質疑,除了每次交付的案子會delay以外

更會推拖部門經理交派的工作,原本公司想外派他去大陸協助展覽,不知為何最後也沒去

在逐漸面臨工作上的壓力下,小林最終向老闆提出辭呈...

離去前在老闆的溫情攻勢下,小林總算吐出真正的原因

因為我的程式都是複製貼上的...」說完小林在總經理室大哭,但我卻認為這是必然的結果

複製貼上的陋習,在學校還能應付老師、研究所還能應付教授,但在職場你能應付得了誰?

很能體會學校每個教授各派一份作業下來,7位教授就有7份報告要繳交的那種壓力

尤其是每個禮拜都有報告,每個禮拜都要繳交,加上大學打工、社團、愛情學分...

一大堆得事情等著我們去體會、去處理、去學習,當然就無法兼顧每一份報告

雖說複製貼上也是須要花時間去搜尋、整理、分析、排版,加入自己的心得

但長久下來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

我常鼓勵後輩,在大學期間至少要學會一項專業是你能進入職場與人競爭的技能

不管是美編能力、文書能力、語言能力...並且在大學期間一定要讓自己專注在一門課上

6份報告可以應付,但第7份一定要是自己全心全意,參考書籍、請教專業人士得到的答案

而不是透過網路的方式得到解答的(當然愈多份愈好啦...)

想起自己研究所期間常常會碰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那個...學長您說的設定我網路上找不到,所以我不會用!!

「那你有去圖書館翻書或是看一些期刊、論文嗎?

「沒有,網路上沒有就是沒有,我不知道要去翻哪一種類的書籍...

聽到這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接下去了...

許多得知識、專業性的東西,網路上未必會有,但卻能在書本上找到

這或許是現代的文明病,只期望透過網路找到答案

但網路上的答案未必正確可信度也不一定高

所以複製貼上的人生,請適可而止吧!

有些東西可以複製貼上,但專業、思考力、專注力、你的人生...是無法被複製貼上的。

arrow
arrow

    End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