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人總說:我很忙,我沒時間做...

這句話是我在大一的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甚至畢了業,進入了職場依舊會聽到的"經典名言"

『Kevin下禮拜六要不要一起去運動?』

『不好意思,我可能有事情要忙,沒時間欸...』

 

『最近我想去學日語,阿凱你之前不是說想一起學嗎』

『恩...可是我怕我沒時間』

 

『小聖,星期日有個展覽要不要一起參加?』

『我應該沒時間...』

高中時期,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7:30到下午5:30學校幫我們做了相當完整的"規劃"

但進入了大學與高中大的差異就在於多了許多自己的時間

因為選課的關係,未必每天都要像以前從早上到晚都要上課

放學後,更少了補習、準備升學的壓力,有更多、更充足的時間可以讓我們安排自己的事情

高中滿堂40學分,大學最多25學分,那剩下的15學分和六日我要幹嘛?

習慣了"充實"生活的我們、或是秉著對大學的期待

開始安排自己參加系學會、社團、打工或是積極的想開始修習戀愛學分

很幸運的

我在大一的時候就已經全部都體驗過了

因為科系的關係,必選修的課程相當多,白天一如高中到校打掃後上課到下午放學

但不一樣的是,我開始參與社團,並接了 2個打工,想存一點錢,也給自己多些社會經驗

放學後匆匆的趕到飲料店,六日的時間則幫家教班的學生上課

不用打工的時候,就到社辦幫忙或是陪陪女朋友

每天忙到精疲力盡的回到宿舍,洗澡後就直接睡著了

 

我曾想過,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義

那段時間,我總在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大學生活嗎?

看似豐富、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真的讓我有所成長及找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嗎?

答案是:

沒有

打工或許可以讓我存到錢、買想要的東西、甚至是增加工作經驗,豐富履歷的可看性

但仍使我對選填的科系、對未來感到徬徨與茫然...

我不曉得這個科系未來可以做什麼?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科系?未來要做什麼?

當我每天都把時間排得很滿時,逐漸喪失對自己的安排產生懷疑時

有天在軍訓室的朋友,邀請我參加學校的讀書會

星期一早上十點開始?我難得那時候沒事情,想睡到中午你要我去聽讀書會?別開玩笑了

就這樣拒絕了我朋友好幾次的邀請

直到有一次因為附近辦廟會的鞭炮聲,把我吵得沒辦法繼續睡,二來天氣熱也捨不得開冷氣

去吹冷氣好了

在我拒絕我朋友第8次後,這一次我終於參加了...

 

別找藉口了,你根本不是沒時間

我還記得那次讀書會的書名叫做《老闆要你在大學裡學的10件事》

並邀請京城創藝藝術行銷公司的王東明總監來為我們導讀

別找藉口了,你根本不是沒時間

王總監除了肯定我們參與社團培養與人互動的能力以外,更鼓勵我們打工培養職場應變力

甚至透過打工,認識業主、社會上的菁英、成功人士,拓展自己的交友圈與眼界

並利用空閒的時間,參與演講、展覽、觀賞以文表演,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

聽到前兩項,打工、社團,我還點頭稱是,並暗爽覺得自己做到了

就在王總監提到第三項要多參與演講、展覽時,我卻嗤之以鼻,怎麼可能那麼多時間

但王總監透過我的表情,似乎明白我心裡所想的,緊接著說

如果覺得沒時間做到的同學,別找藉口了,你根本不是沒時間,是你

結束後我心裡很不服氣,但依舊客氣的詢問:

王總監,我每天打工到晚上10點,六日也要上家教,還有參與社團,我怎麼兼顧第三項?

『你很需要兩份工作嗎?如果少掉一份你生活OK嗎?

『王總監其實一份就夠我維持生活了,另一份只是想存著可以買新手機 或是買新鞋子而已

 『你覺得是存錢買那些奢侈品重要,還是培養自己,投資自己找到人生目標比較重要?

『如果只有一份打工OK,我會建議你不要讓自己因為逐漸最後,過著忙盲茫的四年

王總監同時強調

參加社團、系學會也是,不要因為過度的參與相關事務,而忘了找尋人生的目標及方向

不是沒時間,是你懶的懶,並不完全指懶惰的意思

不要認為自己在打工、參與系學會、社團就是在累積人生歷練,在充實自己的大學四年

缺乏思考、判斷力、沒有找到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

那麼打工、參與系學會、社團就會變成在一個舒適圈內,僵化了腦袋,流於形式上的作業

變成為了參加而參加、為了豐富而豐富的假象

留點彈性給自己,讓自己能思考、參與其他自己可能有興趣的事物

 violin

摸索、聚焦、展望未來

一個月後,我將一份工作辭掉,開始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在大學期間能培養什麼

我喜歡聽別人的故事、也喜歡聽演奏會、喜歡攝影、喜歡聽演講,了解職場該具備的能力

在那段時間裡,除了定期到高雄文化中心看展覽,聽演奏外,也會欣賞畫廊的創作

學校的藝文中心只要有展出就一定會去觀賞,或是與朋友到高雄美術館參與市政府辦的活動

對我而言,那段時間是豐富生命、提升心靈層次的一段時間

這是我喜歡的事情,但能讓我在未來進入職場後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嗎?

以前總會聽到一些業界前輩或是老師說:

工科的男生就是木訥、不擅言詞,而且英文程度可以再更好。

於是我捫心自問,自己的英文程度只剛好在學校的畢業門檻而已

而且自己真的不太擅長表達,光是跟別人自我介紹就支支吾吾了

更別提要發表自己的想法,闡述自己的觀念或是設計概念

所以我將大學想培養的能力,定位在以下兩點:

1.英文程度能有所提升,至少與外國朋友能流暢交談

2.成為一個在台上侃侃而談的人

英文部分規定自己每天聽 2個小時的英語課程,閱讀英文小說及看英文版的新聞

口語表達的部分則參加了許多相關的培訓課程,免費的、須要額外付費的我都參加

並主動擔任班上幹部,培養自己在大家面前說話的勇氣。

主持人比賽  

一場意外的相遇

後來因緣際會下,有一次在學校課程結束後的中午時間

有一位學姊助教到教室來分享ATC全方位人才培訓營

劈哩啪啦說了什麼其實我也忘了,反正講話速度很快都不會打結我是很佩服就是了

只聽到重點關鍵字...

星期日、企業中高階主管、培養情緒管理、口語表達、全台灣6縣市上課、證書...

當下其實我沒有馬上報名,因為我總覺得是詐騙集團或是直銷之類的

後來在台大演講網聽到排行第一名的講師說:先接受、再判斷!不要急著用認知去否定

而且朋友也很鼓勵我參加看看,加上女朋友也想去,心裡想:好吧,反正就去一次好了...

後來就發生了以下的故事XD (http://lthlove0118.pixnet.net/blog/post/327295716)

在這裡不但培養了我想提升的口語表達能力,擔任老師的主持人、課程開始前的主持人

還甚至認識了許多企業的中高階主管、社會菁英,成為進入職場的助力

累積了專業知識與職場巧實力以外,更拓展了自己的格局與眼界~

 

ATC全方位人才培訓營也不過就是一個平台

網路上對於全方位人才培訓營的有正面評價,也有負面評論

五月天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慈濟有人認為正向有人認為是詐騙集團

因此面對這樣的評論再者就不多加反駁,畢竟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但對我而言,ATC全方位人才培訓營就只是一個平台

是一個培養自己、拓展與職場前輩接觸機會的地方

有人說,我在系學會也可以學到他們演講的內容,我在打工也可以認識很多的職場前輩

所以覺得參加ATC全方位人才培訓營是浪費錢、浪費時間的事情

我覺得有這樣的想法也不錯,至少知道要培養自己、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

如同我常常鼓勵同學的:

只要是提升自己的,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虛度自己大學四年,我都相當的鼓勵與讚許。

如果認為系學會比較好、社團比較好、打工比較好,那就去

而我只是因為選擇了這個平台,在這樣的環境成長,覺得不錯所以想分享而已

就像自己很喜歡吃泡麵所以會自動幫室友泡一樣

要不要用,要不要選擇這裡我認為就自在個人啦

但這裡的資源真的是多到讓我挖不完,讓我覺得相當超值呢

附上一部我覺得不錯的影片,雖然主角不是我...QQ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ndless 的頭像
    Endless

    𝕰𝖓𝖉𝖑𝖊𝖘𝖘𝕷𝖆𝖎隨筆

    End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